通过发行个人信用,在经济衰退中度过难关

  • Typto
  • 更新于 2020-05-14 16:10
  • 阅读 466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metokens/issue-your-own-credit-to-survive-economic-downturn-8b6178f69c64

作者:Chris Robison

译者:屏风

校对:Samuel

<u class="ql-author-38750909 ql-size-10" style="color: rgb(73, 73, 73);color: #494949;font-size: 10pt;">译者按:本文介绍了一个概念,个人发行信用(self-issued credit),意为个体(个人、团体或企业)自己发行信用。随着信息化的深化,自媒体从过去的理论探讨变成了现实,而强调个体崛起的思潮,从个人思想领域伸向了金融领域,个人发行信用乃至货币,颇有“自金融”的意味。</u>

<u class="ql-author-38750909 ql-size-10" style="color: rgb(73, 73, 73);color: #494949;font-size: 10pt;">发行信用是什么意思呢?在每一次的交易中,买方可以使用货币或信用向卖方交换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参考雷·达里奥《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本文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货币与信用的边界,其实,人们心目中的货币实际上大部分是信贷,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所谓钱实际上是信贷。试想一下,你自己可以“印钱”了,而别人还承认你所发行的货币或者信用,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在货币领域引入竞争,这类似于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阐述的思想,这样的猜想是否有可能实现?而本文对于这种可能性的探讨可能会让你联想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u>

<u class="ql-author-38750909 ql-size-10" style="color: rgb(73, 73, 73);color: #494949;font-size: 10pt;">如果个人发行一单位的货币,它是不是会因为没有人认可而显得毫无价值(所谓的“没有共识”)?或者说,大大小小的区块链项目都在发币,他们发出来的币有没有可能不是空气?破局的方法之一是,给每个代币赋予价值。什么东西有价值?本文的思路是,劳动!而且以个人作为价值衡量的最小单位,这个思想跟最近我国央行一篇新论文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有更先进的GDP核算方式,把人的价值数据作为变量!</u>

<u class="ql-author-38750909 ql-size-10" style="color: rgb(73, 73, 73);color: #494949;font-size: 10pt;">本文阐述的内容颇有想象力,可以给人带来很多的联想与思考。</u>

image.png

个人发行信用(self-issued credit)是保护自己不受集体性经济衰退影响的一种手段,这一概念诞生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由非主流货币理论家E.C.Riegel率先提出。他认为生产经营主体(个人和企业)应该创造自己的货币,而非完全依赖中央发行的法定货币,他的这一想法是在美国历史上GDP下滑最严重的几十年中形成的。

显然,任何国家的宪法或任何人权宣言都没有主张过金钱自由发行的权利。— E.C. Riegel, 《自由的新方法》, 1949

Riegel喊出了 "货币与国家分离 "的口号,受到所有加密货币运动参与者的赞颂。这个口号提纲挈领了他的“个人发行信用”理论。

“个人发行信用”理论有效地论证了任何法定的交换媒介在本质上都是社会主义的,且对自由市场的贸易构成障碍。甚至马克思也宣称中央发行的信贷是共产主义的第五条主线。 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法定货币体系会导致与中央发行者为盟的人受益更多,其利益凌驾于大众之上。而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它则会以更苛刻的手段压榨群众。

Riegel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货币发行方面需要存在竞争。今天,我们有了像比特币和以太币这样的加密货币,它们力求独立于任何国家的货币,发挥其独特作用。然而,它们还是无法摆脱法币的短板:当经济困难时,大家都会受苦。

尽管Reigel准确地预测到有朝一日会出现自治的、去政治化的货币(比如加密货币),但他认为这些货币的功能不是作为交换媒介本身,而是作为个人、团体或者企业发行自己的独立货币的手段。

对于所有足够聪明的人来说,发行金钱是他们天然具备的权利— E.C. Riegel

Riegel 指出自主货币(<u style="">autonomous money </u>)使大量的个人发行的信用得以兑现,他在《自由的新方法》中指出,个人发行的货币背后由发行者创造价值的能力所支撑<u class="ql-size-10 ql-author-38750909" style="color: rgb(73, 73, 73);color: #494949;font-size: 10pt;">(相较法币,法币背后由国家信用所支撑)</u>,关于这一点我没有过多地深入研究。也就是说,Riegel认为,最佳的货币形式是:由独立实体发行的,并以这些实体的生产能力为支撑的各种信用:

  • 如果一个面包师发行了自己的信用,可以换取一块面包
  • 如果一个渔民公会发行了一个集体信用,可以兑换鱼片
  • 如果是医生事务所开出的商业信用,可以兑换一个单位的医疗费

<u class="ql-author-38750909 ql-size-10" style="color: rgb(73, 73, 73);color: #494949;font-size: 10pt;">(译者解读:为什么说自主货币使自发行的信用得以兑现?当我们用货币在酒吧买一瓶啤酒,交易立即完成;假如我们用信用来买啤酒,比如赊账,只有当我们清偿了这笔赊账,债务还清,交易才会了结。也就是说,信贷的游戏里需要货币这个角色来完成每笔交易,这样大家也才会认可这样的游戏规则,游戏才能持续玩下去)</u>

无论个人、个人群体或企业拥有何种技能,其个人发行的信用都是可以兑换成现款的。因此,不论经济环境如何,一个具有生产力的实体可以通过使用他自己发行的信用保持可观的购买力。这样一来,他们将有效地摆脱对银行发行的信贷的依赖。

介绍一下meTokens

meTokens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个人发行信用的创新,具有突破性意义。就像其他基于Ethereum的项目,如MakerDAO,成功地合成了新的数字资产——其稳定币DAI ,meTokens创造一种比较新颖的加密货币经济架构,称为合成劳动。

劳动,作为一种服务,确实是唯一的商品--- E.C. Riegel

现存的商品和服务都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因此可以把人类的能量视作商品和服务的“原材料”,合成劳动。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发行自己的合成劳动,也就是 "meToken"。发行一个meToken,就相当于创造了直接和你的劳动付出绑定的个人经济体和金钱。

当一个人拥有自己的个人经济体和货币(自发行的信用)时,他们就可以保护自己免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meToken发现新的创收机会,并利用meToken向其他个人和企业发行信用,以换取商品和服务。

meToken的发行是需要是有抵押品的,所以不用担心发行者的信用等级。一个人的meToken的总供应量(他们自己发行的信用)与储备中的抵押品数量挂钩,抵押品可以由meToken的发行者或外部市场提供。每当有抵押物进入到储备池,新的meTokens就会发行出来并分配给流动性提供者。

随着新meTokens的发行,每个代币的价值会沿着预定义的、固定的利率上升(这被称为联合曲线)。

联合曲线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推测个人未来信用增长的投机机会。

当市场有人购买个人的信用时,他们可以用于购买具有折扣优惠的劳动力,也可以将其卖回市场获利。不管是为了效用还是出于投机,当资本流入个人的meToken市场时,发行者持有的总信用额度就会增加。对于整个生态的人而言,其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作出劳动贡献的个人不会有什么风险。

结语

Riegel认为,所有生产实体都具有发行信用的能力。虽然理论上生产实体包括企业,但Riegel认为个人实际上是衡量价值的最小单位<u class="ql-author-38750909 ql-size-10" style="color: rgb(73, 73, 73);color: #494949;font-size: 10pt;">(译者:中国人民银行论文《货币政策的市场化协同与大数据机制研究》对这一点进行了更近一步的阐述,引出出如何以个人为单位衡量价值创造,从而提出新的GDP核算思路)。</u>企业只生产特定的商品,而个人能够将自己的劳动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商品。因此,他认为,发行了信用的个人失业了,也能积累大量的个人外汇。

meTokens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个体发行信用的工具。市场经营者现在有机会将自己的财富储存在他人的生产力中,这样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他们的资本也可以地迅速调动起来,投入到新的创业项目中,而且这过程不会产生大的交易摩擦。

要进一步了解meTokens如何实现自我发行信用,请阅读之前关于抵押的个人代币的入门手册和关于合成劳动的博弈论文档。

  • 学分: 0
  • 标签: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本文参与登链社区写作激励计划 ,好文好收益,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Typto
Typto
MetaCartel成员,MolochDAO成员,MolochDAO中国联络人